《红与黑》读后感,永不过时的阶级攀爬
《红与黑》读后感,永不过时的阶级攀爬
1、礼貌,就是不让坏脾气发出来。
2、我的梦想,值得我本人去争取,我今天的生活,绝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袭。
3、越是代自己辩护,越是暴露自己的过错。
4、孤独中,你可以获得一切,除了品格。
5、在人生这篇自私的沙漠里,人各为己,人人都在为自己打算。
《红与黑》是法国作家司汤达(1783-1842)代表作之一(罗新璋译本约31万字),它以一名寒门子弟于连向上层贵族社会攀爬为线索,揭示了君主制制度的腐败。以上便是西法初中读后的印 象,当时我觉得这实在不是一个有趣的故事,远不如当时流行的武侠小说中的刀光剑影来的爽快, 毕竟那时阅历的我远无法理解于连的这份苦楚,现在二刷之后颇有感触,说明有趣的书还是应该在 一定的阅历下才显得有意思。
首先简单看下法国近代几个大事件:
1789年,法国大革命开始。
1792年,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被推翻,君主路易十六被砍头,国民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 国,大革命暂时结束。
1804年,法国危在旦夕,在拿破仑领导下,法国成功对抗反法联盟,可事后拿破仑称帝,建立法 兰西第一帝国。
1815年,拿破仑彻底失败,波旁王朝复辟,路易十八与他的弟弟查理十世君主专制。
1830年,法国七月革命,法国大革命彻底结束。路易·菲利普建立奥尔良王朝(七月王朝),建立 君主立宪制王朝。
1848年,国民推翻奥尔良王朝,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,路易-拿破仑·波拿巴成为总统。
1852年,拿破仑·波拿巴称帝,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。
1870年,法国被普鲁士打败,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,国民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。
1940年,二战中,法国投降,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终结。
1945年,二战胜利,国民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。
1959年,因为上一年的阿尔及利亚之战,戴高乐得以执政,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。
《红与黑》的故事便是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(1815-1830)。当时贵族虽然回归,权力却被 削弱且害怕被推翻。资产阶级虽然崛起,却没有足够社会地位,从而渴望成为贵族。两类人都没有 安全感,相互勾结相互依赖。于连就是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儿子,因为其自幼受到谢朗神甫、老 军医的栽培,既有宗教虔诚般的修养,又有拿破仑式的幻想与反抗,这些都与家人的粗俗产生强烈 的对比,让他在家中格格不入,其家人也都非常讨厌他,对他来说,能够永远的不再见到家人,即 是一种极大的幸福。
如果说世间有一些人是被上天宠幸的,那么于连必然是其中一个。除了幼时有着相对不错的学 习机会外,还天生有超人的记忆能力,仅仅为了讨好谢朗神甫,就能把《圣经》包括拉丁语在内背 的一字不漏,并且学习能力极强,还长着一幅漂亮的面孔,同时因为狂热崇拜拿破仑从而有着极大 的野心抱负,这种人除了没有钱与地位,也就只差一个机会了,事实上,于连一点都不缺机会。
首先因为谢朗神甫的介绍,于连到了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,因为一手倒背如流的《圣经》赢 得尊重。瑞那夫人恰好是封闭的无比善良的女人,并且从没有过爱情滋润的,不久便受于连勾引, 不顾一切的爱上了他。事情败露后,于连逃至神学院进修,再次遇到贵人如彼拉神甫,又有朋友傅 凯相助,还得到夏斯神甫、大主教的赏识,最后成为拉穆尔侯爵的秘书,于连的能力本来就强,秘 书本职自是如鱼得水。在情圣柯拉索夫亲王的帮助下,加上自己超强的自制能力,搞定了侯爵的超 级难缠的女儿玛娣儿特,接下来并没有发生像《赛末点》《夜行者》的成功上位,而是被一巴掌打 回原型——木匠的儿子。讽刺的是,打回他原型的主要人物正是像于连一样从穷人成功上位的瓦勒 诺,这种人恰恰是当自己是受害者时诅咒上位者最凶,等自己上位后又是最狠的迫害者。不过,说 于连是瓦勒诺的前身有失偏颇,于连会失败的原因正是他不是瓦勒诺,说白了坏的不够彻底。
死之前,于连才发现,他爱的是瑞那夫人,因为这才是纯粹的激情之爱,就像司汤达在第13章 说的:“这就是,唉,文明过度的不幸!一个年轻人,在二十岁上,要是受过教育,思想感情便难 以自然发展;于是,爱情又往往沦为令人生厌的重荷。”他与玛娣儿特便是受过教育后,那种刻意的牵强。
从于连经历来看,他虽然有现代凤凰男的一些特征,但又不是现代意义的凤凰男。比如他没有家人也就不存在家人的一系列问题,比如他有极强的自尊与骄傲并英雄式的维护它……最重要的 是,他在死前认识了自己,所以虽然他有部分机会可以活下去,却直接放弃,因为活下去他只有两 种可能,一种是不甘于此却不得不此,另一种是变得与憎恨的上位者一样,这两者对看清真相的他 来说都视如敝屣。也是这点,让《红与黑》是超时代意义的,过去现在未来,于连式的人物一直都 会存在,准确说,是不如于连的于连式人物一直都会存在。不过,这似乎也无可指摘,否则底层人民还能怎么向上爬?